龙述虽天生奇质,聪慧异于常人,但孩子天性的顽劣亦是胜寻常人家孩子百分。龙胜望子成龙,对其期冀甚重,述儿又得妻子陈氏疼爱百般。夫妻两人是捧在手中怕摔着,含着又怕化了,如何教习之龙胜亦是大感头疼,少而聪慧者不少,但真有成就,名垂青史并不多。
不过三年下来,龙述亦是习得《三字经》,对诸子百家亦有所涉及,只不过年纪尚小,只是大多内容强记之,仍未得其解。
龙胜研习《长生诀》,他凭着卓绝的才识,竟是凭着这一部“无用之书”和家传武学推敲,得知龙述的玄阴之体,却是要在幼年之时便需要将散存于气脉之中玄阴之气与体相合,如此太玄之气与肉身相合再无分离,才能达到最佳效果,否则半仙之体将大打折扣。毕竟,玄阴之体五百年一现,龙祖衡虽借父子血脉灌注之法,生硬将龙胜体内的玄阴气传承给龙述,可毕竟也当不得天生之体这般完美无缺,否则以道佛玄法,也得苦觅传人。
明白此故后,龙胜以龙祖衡留下的百花灵酿与其母陈氏母乳哺之,且每日在寒露之时更以寒泉浸之,三年未曾中断。
“父亦是为了你好。”他硬着心肠,也不曾解释,无论龙述如何哭闹和陈氏求情,都不为所动,颇为陈氏所怨,不过见其平时对龙述疼爱万分也只得作罢。
不料,早慧的龙述计谋百出皆是无效后,便以为自己顽劣惹恼了爹爹的缘故,从此一改顽劣习性,中规中矩起来,攻读甚是在心,也算误打正着。
龙胜见其心性初成,便将《长生诀》让其自由诵习。此书本是旷世奇书,连龙虎山清风道人在昆仑论道是献出此册,集合各方高人都未能破解其中秘密。龙胜虽不抱大期望,却想述儿反正年幼就如同一张白纸一般,或许能得其真髓。只是对龙述许下此诺,道若是他能将之悟通,便免了这每日寒泉炼体的处罚。
龙胜也不向龙述对书中内容多作解释,只说一切都需要自行专研,同时又特意留下了几本老庄和岐黄典籍供他参考,又定下十日一小考,一月一大考,,女孩有仍不住扑哧的笑了起来:“你叫声姐姐,就让蓝儿原谅你。”
龙述这下子有些两难起来:“叫吧,因为只脾气古怪的蓝鸟就屈服,实在丢脸;不叫吧,那只蓝色的鸟儿尖嘴正对着自己闪着寒光。”
“蓝儿,我们该回去咯。”
龙述还在考虑中竟也没有听清楚这句话,正打算屈服时,抬头一看,却发现不知何时小女孩从树上消失了。
“喂,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,我叫龙述!”
可是并没有回应,在林子里又找了一会。看天色不早了,龙述只好顺着小路回去,路上正好遇到了叫他吃早饭的陈氏。
“我的小祖宗,总算找到你了。你一大早跑到这梨树林里作甚么呢?你看弄得满头包子。”
“娘,你有没有看到一个小姐姐么?”
“荒山野岭的,哪里来甚么女孩,你不会遇到了什么吧?”陈氏有些担心问道。
“娘,你说什么呢,我饿了。”
“好好好,都做好了,你爹爹刚已经吃过去客栈了。”陈氏想想也是,再说儿子身上还有佛珠和符剑护身的,特别是那佛珠,只要握在手中,便有一片祥和之意,绝非是那些招摇撞骗的路边道人的随便画符可比,却是不惧妖魔鬼怪。
龙胜却实是去了客栈,但去了客栈却发现自己并没有什么可做,因为老张将客栈大小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,根本不用自个操心。
他倒是听说了当年那长安水陆法会被北方魔门搅局,甚至连什么镇国秘宝鸿钧壶也被魔门蓝犁道人夺去。这个消息让龙胜感到不安起来,这魔门究竟什么来头,他还是第一次听闻。
唐玄宗经过此事之后,更耽于享乐,宠幸杨贵妃,挥金如土,政事上由李林甫、杨国忠把持,此二人乃奸人也,尤其是李林甫僭伺帝意,甚得玄宗欢心,他为相后专政自恣,杜绝言路,排斥忠良。龙胜又得知安禄山一人居然身兼范阳、平卢、河东三节度使,拥兵号称二十万,其余各节度使亦各自纷纷拥兵自重。又观这些年来,朝廷征徭愈重,百姓生活早不似早前户不拾遗境况,稍有天灾人祸,便有无数百姓流离失所,就是田心镇这么偏僻的乡镇街头上流乞亦是多了起来。
“乱,大乱将起,这一切不过是山雨欲来风满楼!”得出这一结论,龙胜亦不由大吃一惊,又有谁想到曾经被万民称颂的明君,数年后却如此昏聩,宠信奸佞呢?
ahref==""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,最新、最快、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!;/ahref=